《首都市民衛生健康公約》之五心理平衡
——理解包容樂觀,家鄰同仁和睦
釋義:
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科學認識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之間的相互影響,保持樂觀、開朗、豁達的生活態度和積極的情緒,學會換位思考和理解包容,用科學的方法緩解壓力。自我調適不能緩解時,要及時尋求專業幫助。家庭成員之間應平等溝通交流,鄰里間、同事間、朋友間應和睦相處。
用科學的方法緩解壓力
積極應對習慣化
牢記“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”理念,對各種應激和壓力采取積極應對的態度,形成主動科學應對的行為習慣。
培養樂觀經常化
培養幽默感;增加和回憶愉快的生活體驗;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和思考。
舒緩壓力常態化
通過合理調整工作生活節奏,聆聽減壓音樂或者練習腹式呼吸、漸進式放松訓練、冥想等方法,減緩壓力、舒緩緊張的心情,并將其逐漸變成生活的一部分。
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
北京市心理援助熱線(800-810-1117適用于中國境內座機用戶免通信費,010-82951332適用于全球范圍手機和座機用戶)每周7天、每天24小時、全年無休提供心理援助。
健康心理順口溜
面對壓力不緊張,心態平衡是良方;
自我評估要學會,踐行公約是素養。
抑郁無助挫敗感,本屬常見早思量;
理解包容需提倡,科學措施把險防。
分享討論互支持,激勵肯定點贊忙;
接納焦慮調不適,呼吸放松巧冥想。
不良情緒難自抑,心理熱線能應急;
和睦相處被打破,嚴重及時求助醫。
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、北京市健康教育所編著
北京市中關村醫院科教科 編輯整理
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2021年6月20日 第六期